高 爽
听著名的自媒体人罗振宇讲了一段趣事,因为这事跟我们辽宁有关,所以照录如下:我的一位同事在周末飞了一趟沈阳,她说:沈阳正在搞唐宋八大家展,有欧阳询的真迹、苏轼的真迹,你见过吗?我说:我没见过。她说,我见了。我心里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看印出来的一样。然后她跟我讲,我还去沈阳的澡堂子洗了个澡。我心说:有什么了不起,澡堂子谁没去过。她说我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我发现现在东北的澡堂子已经进化到有书吧,我们得到公司出版书,将来的竞争目标就是能进澡堂子的,因为只有这个才算破圈。我告诉你,书吧里的书一点都不低俗,什么“赫拉利三部曲”,什么《原则》,这样的书都在澡堂子里。第二个收获,我发现沈阳的博物馆训练讲解员的水平极高,我已经加了几个讲解员的微信,回头我们可以采访一下,是怎么做这种展览讲解员的培训的。
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已经成为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现象级大展,热潮从去年持续到今年,像上面这位女士一样专门飞来沈阳看大展的人并不鲜见,足见其影响力。但这件事里让我觉得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罗振宇的讲述重点并不是展览,而是有人把飞到沈阳看展当作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方式。
当年,网上有过一篇很有名的帖子,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飞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休闲生活方式,网友因此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飞到沈阳看大展,同样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所以,看高水平文物展和去澡堂里泡个澡这两件原本没什么联系的事放在一起,也就一点不觉得怪异了。看大展的人不一定是专家,看真迹也不一定非要看出什么门道,就是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寻找一些值得去做的事,去感受生活,感受世上一切美好的存在。这样的生活方式颇与古人相近,如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同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同王徽之雪夜见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家门去全世界观光,相比攒钱攒假、跟着匆匆忙忙的旅行团“拍照、购物、坐车”的流水线式旅行,我更喜欢这种见缝插针的休闲方式,更有操作性,也更能给生活充电。它或许并不需要多有钱有闲,但需要更强的感受力、更美好的心境,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优雅生活方式吧。
很开心省博物馆的大展成为这次优雅生活方式的目的地,苏轼和欧阳询的真迹确实值得一看,讲解员的故事讲得也确实好。更难得的是,它让飞来看大展的人有了更多了解辽宁、了解沈阳的机会,不仅澡堂子里有书吧,而且有更多的山水、更多的人文景观、更多好吃的好玩的等着热爱生活的人们去感受。